当前位置:首页-智讯News-正文

280层QLC将至 最大16TB固态准备中!

1月30日、也就是昨天,三星宣布正在开发下一代QLC技术(V9 QLC),堆叠层数达到了惊人的280层,这意味着未来固态硬盘的容量将急剧增加,甚至有追平机械硬盘的趋势——你要问这个“未来”有多久,答案是今年冬季!

280层QLC将至 最大16TB固态准备中! - 第1张

根据目前透露的信息,三星V9 QLC闪存的存储密度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每平方毫米28.5Gb,相比目前长江存储232层QLC堆叠、20.62Gb的存储密度提高了36%之多。当然需要注意,这是开发中vs已推出的固态堆叠技术。

280层QLC将至 最大16TB固态准备中! - 第2张

之所以使用使用长江存储232层QLC堆叠做对比,原因是其它厂商的堆叠实在不够看:镁光为232层QLC、密度19.5Gb、SK海力士为176层QLC、密度14.4Gb、西部数据/铠侠为162层QLC、密度13.86Gb。

280层QLC将至 最大16TB固态准备中! - 第3张

最初的闪存颗粒技术叫做SLC,全称Single Level Cell,即单级单元,它的重要特点是每个储存单元内储存1个信息位(电荷高低两种状态记录存储),也就是俗称的1bit。虽然它的读写速度最快(只有两种电信号状态),但是难以用扩大容量,所以陆续演进出MLC(Multi-Level Cell)、TLC(Triple-Level Cell)和QLC(Quad-Level Cell)。

280层QLC将至 最大16TB固态准备中! - 第4张

它们是如何增加容量的呢?说白了就是增加电荷状态用来记录数据,如MLC是2bit数据,也就是2的2次方(4)种电信号差别;TLC是3bit数据,是2的3次方(8)种电信号;QLC则是4bit数据,2的4次方(16)种电信号——同样单位面积下信号差异越多,能记录的数据也就越多,容量自然也就更大。另外,堆叠技术总是和制程工艺的演进螺旋上升的,更高端的制程工艺可以让单位物理面积降低,可堆叠的空间也越大。

280层QLC将至 最大16TB固态准备中! - 第5张

当然,也正因为过多复杂的电荷状态,加上电压电流的不断冲击,越复杂的的单元寿命越短。不过随着固态硬盘容量的放大(冗余大幅增加),以及固态写入数据时算法的优化,固态硬盘的总寿命实际是增加的,所以不能单纯看固态颗粒使用的技术盲目推论。

说回三星的V9 QLC闪存技术,280层的堆叠能带来什么呢?当然是容量的跃升——理论上它将能够实现单面8TB、双面16TB的超高容量!说实话,固态硬盘超过8TB将是一个重要的分水岭,它将满足大部分用户的日常存储需求。

280层QLC将至 最大16TB固态准备中! - 第6张

当然,机械硬盘也并不是没有用武之地,在拥有成本、故障率这两项上,机械硬盘的优势依旧巨大。换句话说,固态硬盘的作用应该是“热数据”存储、处理,机械硬盘更多的是作为资料存储、数据冷备份的用途存在。

280层QLC将至 最大16TB固态准备中! - 第7张

记住,大多数固态硬盘死于主控!而且一旦发生问题,固态硬盘的数据恢复也是个灾难。

至少在三年内,对于高端玩家来说8TB、16TB的消费级固态硬盘是个不错的选择,当然了,超高堆叠层数的固态硬盘也会推动低阶容量产品的降价,4TB有望很快成为“标配容量”。

280层QLC将至 最大16TB固态准备中! - 第8张

最后,无论长江存储还是镁光,亦或者SK海力士、西部数据/铠侠,也都在紧锣密鼓地开发更高堆叠QLC,说不准三星不是第一个正式推出280层+QLC的厂商哦——别忘了当初也是别人率先发布,但是由长江存储第一个正式推出230层+QLC的!

本文版权为智趣东西所有,未经授权禁止转载。

相关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