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首页-趣教程Tutorial-正文

揭秘 DDR5内存没你想的那么简单!

DDR5上市届满一年了,很多读者只是知道未来DDR4将被DDR5取代,原因是带宽更高。但是,真的只有带宽更高那么简单吗?它明明和DDR4“长得很像”,为什么却不能兼容?这些,都需要我们进一步去认识内存本身,才能找到真正的答案——DDR5内存远比你想象的复杂。

揭秘 DDR5内存没你想的那么简单! - 第1张

内存究竟有什么作用?

在基本的计算机理论基础知识中,我们都知道处理器是负责运算的单元,而存储器则是用来交换、保存数据的。只要计算机在运行,它的操作系统无论是远古的DOS还是最新的Windows11无一例外,都需要把待处理的数据从内存调运到处理器中进行计算,计算完毕则又需要将这些数据通过内存传送出去,很大程度上,内存的运行决定了计算机是否稳定!虽然听起来,它只起到了暂存的作用。

揭秘 DDR5内存没你想的那么简单! - 第2张

展开来分析,电脑中的处理器负责数据的计算,通过发送的指令来“命令”它执行,而更多的数据是保存在硬盘之中,无论这个硬盘是外置的还是内置的、机械的还是固态的。而我们知道,硬盘即便是最先进的PCI-E 5.0规格固态硬盘,读写速度超过了7000MB/s,对处理器的数据吞吐量来说简直九牛一毛,它们之间存在着巨大的速度鸿沟。而内存,则正是二者的“协调者”,它可以平衡双方的带宽差异,让处理器不至于无限制等待硬盘的数据读取,反之也不会影响硬盘的写入。因此,内存的作用极为关键。

揭秘 DDR5内存没你想的那么简单! - 第3张

处理器在计算工作的时候,第一步读取指令,或者说是“接收”来自内存的指令需求;第二步则是翻译这些收到的指令,让自己能够实现计算功能;第三步是发送信号执行翻译过的这些指令。注意,在“接收”来自内存的指令需求的时候,处理器所读取的指令是暂存于内存之中的,正如前文所述,这些指令会被写入指令寄存器(处理器中的一部分)中以供后续使用,看起来,内存就像是存储器和处理器之间的“搬运工”。

揭秘 DDR5内存没你想的那么简单! - 第4张

“搬运工”究竟是什么?

作为数据的搬运工,内存其实并不能保存数据,它始终只在做一件事——暂存数据。

首先,我们要先搞明白一件事情,无论是手机还是电脑,我们都会听到这样的名词“ROM、RAM”,所谓的ROM全称是Read Only Memory即只读存储器,它最显著的特点就是断电后依然可以记住数据信息,不会丢失任何保存在其中的数据。

揭秘 DDR5内存没你想的那么简单! - 第5张

但是,单纯这么称谓它并不十分精确,尤其是在硬盘部分,它是机械结构的数据存储器,虽然效果近似但是这样笼统的称谓并不合适。如果准确的去描述存储设备,可以使用非易失性存储来描述,它包括了ROM和Flash memory,即ROM和闪存,前者现在多是EPPROM这些固化固件的设备,而非存储。

揭秘 DDR5内存没你想的那么简单! - 第6张

而RAM则是随机存取存储器(Random Access Memory)的缩写,它的作用是负责直接于处理器交换数据。它能够随时读写,而且速度非常快。但是,当电源关闭时RAM不能保留数据,如果需要保存数据,就必须把它暂存的数据写入到一个存储设备中例如硬盘——发现了吗?相对于非易失性存储来说,RAM就是标准的易失性存储设备。我们电脑上使用的睡眠功能,就是通过将内存中的数据暂存并数据写到硬盘中,唤醒电脑后处理器快速从硬盘中读取内存暂存数据,并恢复到睡眠前的状态。RAM和ROM相比,两者的最大区别是RAM在断电以后保存在上面的数据会自动消失,而ROM不会自动消失,可以长时间断电保存。

揭秘 DDR5内存没你想的那么简单! - 第7张

同ROM有很多细分种类一样,RAM大体也分为两类,即SRAM(静态随机存储器)和DRAM(动态随机存储器)两种。SRAM(Static Random Access Memory,静态随机存储器),它是一种具有静止存取功能的内存,不需要刷新电路即能保存它内部存储的数据。优点是速度快,不必配合内存刷新电路,可提高整体的工作效率。缺点是集成度低且功耗较大,相同的容量体积较大(需要靠超大规模集成电路解决),因而成本昂贵,只能少量用于关键性系统(例如处理器缓存)以提高效率。

揭秘 DDR5内存没你想的那么简单! - 第8张

前面我们也说到了内存的作用,某种程度上讲它也算一种“缓存”,不过当它暂存的数据发送给处理器的时候,处理器内部也需要缓存来缓冲,这个缓存就是基于SRAM而生的。处理器的缓存和主内存之间信息的调度和传送是由硬件自动进行的,不需要操作系统的干预和“指导”。除了超高的速度,处理器缓存的重要技术指标是它的“命中率”。可以这样理解:处理器的缓存作为内存局部区域的一个副本,用来存放当前最活跃的程序和数据,它利用程序运行的局部性,把局部范围的数据从内存复制到缓存中,使处理器直接高速从缓存中读取程序和数据,从而解决处理器速度和内存速度不匹配的问题——显然,从硬盘保存的数据到处理器计算,为了协调匹配速度的一致性问题,就必须使用多重方式来缓冲保(暂)存的数据、命令。

揭秘 DDR5内存没你想的那么简单! - 第9张

除了SRAM,RAM里的另一类就是我们的主角内存了。DRAM(Dynamic Random Access Memory,动态随机存储器)是现今最为常见的系统内存,无论是DDR还是DDR5都属于DRAM范畴。DRAM只能将数据保持很短的时间。为了保持数据,DRAM使用电容存储,所以必须隔一段时间“刷新”一次,如果存储单元没有被刷新,存储的信息就会丢失,所以内存也有另一种称谓“易失性存储”。

揭秘 DDR5内存没你想的那么简单! - 第10张

DDR5的前世今生

时间回到2017年,负责计算机内存技术标准的组织JEDEC固态技术协会就宣称将在2018年完成DDR5内存的最终标准,诸多内存厂商在2018年开始研发容量为16GB的DDR5内存产品,似乎一切很快就会出现。但是直到2020年7月,JEDEC才正式发布了DDR5内存的标准,而且起跳等效频率为4800MHz,远高于DDR4内存,并且比预想的DDR5起跳等效频率高出不少。

揭秘 DDR5内存没你想的那么简单! - 第11张

据JEDEC固态技术协会的标准要求,全新DDR5标准将为开发人员提供两倍性能,并且极大提高电源效率。在全新DDR5内存标准下,最高内存传输速度能达到6.4Gbps,与之相比的是DDR4内存标准下最高内存传输速度只能达到3.2Gbps。此外,DDR5进一步改善了DIMM的工作电压,从DDR4时代的1.2V降低至1.1V,从而进一步提升内存的能效比。

揭秘 DDR5内存没你想的那么简单! - 第12张

而在内存密度上,目前DDR5内存单一芯片的容量已经达到了64Gb,也就是8GB之巨,例如一条DDR5内存如果采用单面4颗芯片的设计方案,那么内存容量就可以达到32GB,双面内存则可以达到64GB;再进一步,如果单面内存做到8颗芯片,那么最大容量就能轻松达到128GB!显然,这不仅预示着未来内存容量的进一步提升,标配32GB内存的电脑将比比皆是,64GB内存的电脑才可以迈入高性能电脑的门槛。

而在引脚设计标准上,DDR5其实与DDR4一样,保持了288个引脚数量,但是在防呆(防插反)设计上有所区别,并且最重要的是引脚功能定义也发生了改变,故而DDR4内存插槽是无法“向上兼容”DDR5内存的。更何况,DDR5内存的支持与否,不仅是外观上的一致性,处理器中的内存控制器是否可以支持DDR5更为关键——目前只有12代英特尔酷睿处理器、即将发布的13代酷睿处理器,以及AMD的Ryzen 7000系列处理器才集成有DDR5内存控制器。

揭秘 DDR5内存没你想的那么简单! - 第13张

DDR5:我和DDR4真的不一样!

除了高等效频率、大容量之外,DDR5其实和DDR4还是有蛮大区别的,这些先进的技术特性主要是在占空比调节器 (DCA)、片上 ECC、DRAM 接收 I/O 均衡、RD和WR数据的循环冗余校验 (CRC) 以及内部 DQS 延迟监控几个方面上。在具体使用的时候,你是无法感知到这些技术的存在,但是它们的作用却显而易见:为了更快、更准确的缓存数据而生。

揭秘 DDR5内存没你想的那么简单! - 第14张
揭秘 DDR5内存没你想的那么简单! - 第15张

1. 占空比调节器 (DCA)

占空比调节器 (DCA)支持主机通过调节内存内部的占空比来补偿所有DQS(数据选通)/DQ(数据)引脚上的占空比失真。因此,DCA进一步功能巩固了读取数据的稳定性;

2. 下放ECC校验功能

DDR5内存在设计的时候为每128位的数据设置了一个8位的ECC纠错空间,这就使得片上ECC纠错拥有了极强的RAS功能,即可靠性、可用性和可维护性,进一步提高了内存工作的稳定性;

3.内存获得DQ均衡以增加裕量

DDR5内存吸收借鉴了LPDDR 5的部分技术,例如支持RD、WR(读写)数据均衡。该功能不仅可以保护通道免受符号间干扰 (ISI) 的影响,增加冗余,还可实现更高的数据传输速率;

4. RD/WR数据的循环冗余校验 (CRC)

在DDR4内存时代,它支持写数据单项CRC校验错误,而DDR5将CRC校验错误的能力拓展到了读上,从而提供了额外的数据保护措施,避免通道间产生的数据错误。

5. 内部DQS延迟监控

DQS延迟监控机制支持是DDR5的新技术特点,它支持调整内存的延迟来补偿电压和温度变化,简言之,内存的工作状态将受到更严密的管控,充分保证内存工作的稳定性。

内存延迟影响有多大?

很多稍微接触了最新DDR5内存的读者都会有一个疑问,很多人说高频DDR4优于DDR5内存,这是真的吗?如果是,那么为什么?这就涉及到一个内存的关键性能指标:延迟。所谓的内存延迟时间,CAS即Column Address Strobe,是指内存接收到一条指令后要等待多少个时钟周期才能执行任务,延迟数据的值越小内存对数据的反应越快,性能越好;第二个则是RAS,即Row Address Strobe,是内存内存行地址传输到列地址的延迟时间,也是越短越好;第三个数值是RAS Prechiarge,即内存行地址脉冲预充电时间;最后一个则是Act-to-Prechiarge即内存行地址选择延迟,同样也是时间越短越好。

揭秘 DDR5内存没你想的那么简单! - 第16张

在最早一批上市的DDR5内存上,尤其是DDR5 4800的内存中,这四项数值普遍做得非常保守,这就造成了看起来等效频率大涨,但在部分游戏型应用测试中表现甚至不如DDR4 3600来得好的根本原因。但是,在游戏之外的诸多应用中,例如WINRAR、7-ZIP等压缩解压缩工具、Adobe相关软件、Office办公应用中,DDR5因为超高的等效频率远胜DDR4内存。而且,在最新的高频DDR5内存出现之后,这个差距在游戏上也得到了体现:DDR4被远远甩在后面。

我们不一样!GDDR、LPDDR和DDR5

可能很多人对这几个名称并不陌生,谈及手机、平板、电脑就不可能避开这几个名词,但是它们之间的区别还是比较明确的。DDR的正式名称是DDR SDRAM,即Double Data Rate Synchronous Dynamic Random Access Memory,意为双倍速率同步动态随机存储器,是基于SDRAM基础上发展而来的。而LPDDR是在DDR的基础上多了LP(Low Power,低功耗)这样的前缀词,很明显,它的诞生主要是为了移动式电子产品等低功耗设备上使用,拥有比同代DDR内存更低的功耗和个小的体积,例如我们常用的手机几乎都是使用LPDDR内存的,但是,它在技术规格、频率、速度、以及容量上都会有所妥协。需要注意,部分特殊规格的超薄型笔记本电脑也开始采用这种LPDDR内存规格(通常为固化在笔记本主板上,不可升级更换)。

揭秘 DDR5内存没你想的那么简单! - 第17张

GDDR则是在DDR的基础上多了G(Graphics)前缀,主要用于高速图像处理的场合,可以理解为专为显卡而生的DDR显存,GDDR与DDR相比拥有更高的时钟频率和更小的发热量,最新一代的GDDR6显存标准规范主要由显示核心的厂商联合制定。但是别看名字都已经到了6,实际上它和DDR内存的迭代完全是两条道路,不可简单以数字大小来区分先进性,只能说,用途的差异导致了二者在规格上渐行渐远。

揭秘 DDR5内存没你想的那么简单! - 第18张

频率不再合适?MT/秒才是本真

DDR5内存时代,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变化那就是内存标称发生了改变。本文中也多以MHz来标识,实际上并不十分精确。这要从DDR内存的工作特性说起。DDR1内存的核心频率是和时钟频率相同的,到了DDR2、DDR3时才有了时钟频率的概念,就是将核心频率通过倍频技术得到的一个频率,数据传输频率就是传输数据的频率。DDR1在传输数据的时候在时钟脉冲的上升沿和下降沿都传输一次,所以数据传输频率就是核心频率的2倍;DDR2内存将核心频率倍频2倍所以时钟频率就是核心频率的2倍了,同样还是上升边和下降边各传输一次数据,所以数据传输频率就是核心频率的4倍。显然,现在一条内存例如DDR4 3600,这个3600这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MHz,可以说这只是等效频率(Effective clock rate)的概念,真正符合标称的,其实是MT/s。

揭秘 DDR5内存没你想的那么简单! - 第19张

DDR5内存上市之前,其实一直都是使用MHz来标注内存的“频率”,然而随着DDR5的上市,内存规范制定者JEDEC认为需要改变这个现象了,内存性能规格的单位选择了MT/s为主,英特尔和金士顿、美光、威刚、芝奇等内存企业纷纷响应个该策略,正在将内存的衡量单位由过去的MHz修改为MT/s——使用MT/s能更准确的表达内存的性能表现,而不是MHz这样的“等效频率”。

揭秘 DDR5内存没你想的那么简单! - 第20张

MT/s全称Million Transfers Per Second,即为每秒百万次传输,1T/s和1Hz,这两个单位前者指的是每秒做了一次传输,后者指每秒1时钟周期。正如我们所说的,DDR信号每个时钟信号可以传输2次,所以实际的传输速率为1Hz=2T/s,1MHz=2MT/s。

X.M.P是什么?

X.M.P全称是Extreme Memory Profile,是由英特尔最早于2007年推出的一项针对内存频率优化的技术,现在升级到XMP 3.0来支持DDR5。XMP 1.x、2.0都只支持两组配置档(Profile),XMP 3.0则增加到了五组,其中三组出厂预设不能变更,另外两组允许玩家自行修改保存,为了防止乱改还支持CRC错误校验。

简单说,这就是一个预制了不同频率方案的内存SPD规格,在一定的安全范围内提供给消费者更多的频率选择,相当于官方的超频预制方案。使用的时候也非常简单,用户不需要自行修改内存设定参数的诸多细节,只要在BIOS中开启X.M.P模式,任选其中一个,就可让主板读取内存配置文件,对入门级用户十分友好,对DIY玩家也甚为方便。

揭秘 DDR5内存没你想的那么简单! - 第21张

更值得一提的是,DDR5内存由于集成了PMIC电源管理电路,因此对比早先的X.M.P 2.0可以更开放地单独调整电压,诸如VDD、VDDQ、VPP等等,而且这些都是由JEDEC、Intel共同讨论规范的内容,这样可以在不同的主板上保持一致性。

除此之外,配合支持DDR5的X.M.P 3.0还有一个非常优秀的功能——动态内存频率调整,简单说就是让内存拥有类似处理器睿频一样的动态频率调整方式。当然,使用这种模式的前提是必须为英特尔12代酷睿处理器及以上、内存为支持X.M.P 3.0认证的产品(DDR4、DDR5)就可以了。在BIOS中开启这个功能以后,系统高负载时自动切换到内存中X.M.P 3.0的高配置模式,低负载的时候回到JEDEC低负载设定。

具体到主板上,我们以华硕主板为例,开机按下Del键进入BIOS, 然后按下F7进入高级模式。切换选项卡到Ai Tweaker上,然后选择下方的Ai Overclock Tuner。

揭秘 DDR5内存没你想的那么简单! - 第22张

按下方向键将光标停留在本行,然后按下回车在下拉菜单中选择对应的X.M.P配置文件。

揭秘 DDR5内存没你想的那么简单! - 第23张

这个时候,就能看到Ai Overclock Tuner中出现了X.M.P的配置信息,并且显示当前配置文件的内存配置频率、设置,确认无误后,按下F10按键选择保存并退出即可让内存配置生效了。

揭秘 DDR5内存没你想的那么简单! - 第24张
本文版权为智趣东西所有,未经授权禁止转载。

相关文章